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谷雨典故及传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典出《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播种生长。传说,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需要一位才能出众的史官,仓颉便走马上任了。他以结绳记事,把各项事务记录的十分清楚,颇受黄帝赏识。但后来社会进步了,结绳记事渐渐地不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仓颉十分发愁。有一次,他恰好跟着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的各种野兽的踪迹向仓颉讲解,如何据此判断野兽的去向。受到启发的仓颉依类象形,终于创造出文字。当时天下正遭受灾荒,仓颉造字感动了上天,就下了一场特殊的“雨”,落下数不清的谷米粮食,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谷雨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地区,谷雨是“终霜”的象征。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在传统农耕文化中,谷雨节气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表示降水状况和“雨生百谷”。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加大,极适合谷类作物生长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