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抓重点就要稳重点

稳就业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保障重点人群就业则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158万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就业群体数量大,就业需求强烈,需要予以重视和支持。

保毕业生就业

眼下正值招聘的重要窗口期,4月中旬,南京审计大学管理学院的一间会议室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点对点”招聘对接会正在举行。


【资料图】

“我学的是工程造价,就业面相对较窄,一开始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今天来的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经过筛选、专业对口的企业,不到半天我便与中建五局华东公司签约。”南京审计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万雨瑛说,学校对接用人单位把岗位送进校园里,贴心又便捷。中建五局华东公司人事负责人吴骆杰告诉记者,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人社部门、学校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实现求职招聘双向奔赴。

“我们通过校园招聘、专场招聘、双选会、多维推荐等多种形式精准招聘,持续扩大招聘覆盖面,近3年共招聘近750名管理人员,其中校招高校毕业生近500人,持续承担央企责任。”吴骆杰说,公司在扩大人才吸纳面的同时,通过青苗计划、入职培训、安全轮训、导师带徒等举措夯实入职和成长管理,让毕业生进得来、成长好。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的重要群体。今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7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任务艰巨繁重。“从3月起,江苏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进校园活动,聚焦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抢抓黄金求职窗口期,发动不少于100个地区、走进不少于300所学校。”江苏省人社厅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说,此次活动将组织不少于1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不少于10万个就业岗位和10万个见习岗位。

今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增长为历年之最,预计全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达45.7万人,增幅为22.19%。为此,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届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在6个方面提出了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发挥高校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等24项政策措施。

江西省还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与省重点产业链用人需求联系起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各高校围绕江西重点产业链,分学科、分层次、分行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截至4月底,江西省省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合地方和高校,举办了开展11场面向全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共组织了25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0.37万个,参与求职的毕业生3.64万人。“我们通过校院两级联动,开展了‘政校座谈+院企洽谈+企业宣讲+点对点招聘+就业再动员’的全方位促就业行动。”南昌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铖介绍,学校先后与南昌高新区、广东省惠州市人社局等5个政府部门达成“实习+就业”基地合作意向,与此同时,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周覆盖学生近5000人次;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吸引了近万名学生参与。

稳农民工就业

“两周前,我被任命为厚坝镇养马峡村的劳务经纪人,职责是摸清全村主要劳动力分布情况,比如年龄段,适合干哪些工作,再依据大家的诉求推荐工作。”四川绵阳市江油市青杠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齐伟告诉记者,村里十分重视30岁至50岁年龄段的失业人群再就业工作,“广撒网”为大家搜集就业机会,尽力做到薪资水平与期望值相匹配。

按照四川省着力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相关要求,江油市提出,力争在今年5月底前,一半以上的乡镇至少建成1个劳务专合社,村劳务经纪人覆盖率达到50%以上。四川还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城、中心镇、重点镇等落户,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同时,认真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探索开展根治欠薪第三方评估,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

今年以来,江西省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坚持以促进就业服务为抓手,采取召开技能培训班、发布就业信息等方式,为有就业意愿的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面对面”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作用,落实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鼓励多渠道实现就业;积极开展企业吸纳社保补贴“直补快办”活动,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推行直补快办,对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进一步稳定了企业岗位,促进困难群体多渠道实现就业。

熊任保是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融创滨江学府小区的一名保安。几十年来,他远走多地打工,在日前开展的红谷滩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对接会上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找到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多亏了当地政府就业帮扶政策。”熊任保说。

这是江西省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一个缩影。今年,江西省人社厅依托建成的覆盖全省农民工的实名制数据库,成功推送岗位信息171.3万条,达成就业意向39.5万人。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郭锦亮介绍,当地采取上门服务、大数据比对等方式,详细了解登记困难群体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基本情况,通过劳务输出、工业园区就业、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帮助实现就业,实现了从“家门”到“企业门”的无缝对接。

促困难群体就业

2023年,四川省提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在保证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四川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对就业困难人群的扶持力度,确保完成相关就业目标任务,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四川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加大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力度。统筹做好退役军人、退捕渔民、受灾群众和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1万人以上。

“我们公司与成都、绵阳等地的高校长期开展合作,除了每年招收应届毕业生外,还开展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针对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设置了专门的公益性岗位,公司稳就业相关措施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江油市星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龚小云说,企业在2021年收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200万元,这笔钱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稳定了员工队伍。

做好稳就业工作,不仅要在政策端、岗位端丰富供给,还需要用心用情保障好重点群体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这一群体普遍存在年龄大、技能低,适岗能力弱,自主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就业帮扶中的重点、难点。

“肢体方面能否胜任简单机械操作?”“能进行语言沟通吗?”4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恒力(南通)产业园内,一场以“春风送岗 扶残助残”为主题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正在举办,企业推出100个为残疾人量身定制的岗位,吸引了南通200多名残疾人前来应聘。“非常满意,工作稳定,收入不错,而且能发挥我的专业技能。”来自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周颖拿到现场首张入职通知书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江苏各级人社部门帮扶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达5.48万人。“今后三年,江苏将打造10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兜底帮扶服务。”夏文哲说,江苏全面摸排5类困难人员居住分布区域,通过就业大数据,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多、就业帮扶需求大的社区(村),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安排人社服务专员上门入户调查走访,建立“一对一”就业援助档案,今年内将开发保洁保安、养老托幼、河湖巡查等各类公益性岗位5万个,为困难人员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蒋 波 刘 畅 )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