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空耳,来源于日语词语“そらみみ”,英文是misheard lyrics,在日语中是“幻听”的意思。后来渐渐发展为根据所听到原歌曲或原台词的发音,造出与之发音相似的另一句话,或写出与原本歌词意思不同的新的“歌词”。是一种对声音的再诠释。常见于把一种语言按发音用其他语言的文字代替。
“空耳”专指一种在原歌曲的歌词上,故意将原语言的发音幻听为另一种语言,写出与原本歌词意思不同,甚至毫无关联的新的“歌词”,以达到双关的目的,尤其常见于把一种语言按发音用其他语言的文字代替。“空耳”翻译出的“歌词”通常会赋予其一定通顺的语义,或者在贴合歌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内容脑补,甚至是根据其音节的合理联想扩展,而不是单纯地把读音相近的字排列开来,“空耳”出的“歌词”能形成较完整句子的属于上等翻译。也有部分空耳作品完全与原作词义无任何关系,新词完全自成一派,只是保留原来的韵律,表达出来的却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此类作品较为出名的有《我在东北玩泥巴》(原曲《Tunak Tunak Tun》)。这也可以看做一种另类的填词游戏,并在网络上广泛流行。
“空耳”的“空”字指“无独立存在”之意,“空耳”则可指“耳所听之意并无独立存在”──即同一把声音在意识而言存在着不只单一的解读方法,惟合意是灵,此乃“空耳”作品内容演绎之核心精神。PS:“空耳”在各大百科网站上都解释“在有歌词的音乐中进行创作”,而“萌娘百科”上标注有空耳的“纯音乐”并不是纯音乐,而都是有日语歌词的音乐。
关键词: